辽沈战役是中国近代史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之一,1948年9月12日开始,同年11月2日结束,共历时52天。
辽沈战役是因为这场战役的地点是在辽宁和沈阳,所以被定为了辽沈战役。
虽然战争是发生在东北地区的,但这两个地方是这场战争的关键地方。辽沈战役是跨越了辽宁整个省区的,沈阳又是一个省会城市,用来当作这个战役的名称是再合适不过的,可以让人们去记住这个重要的战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招聘过程也日益复杂化。企业在寻找合适的人才时常常面临许多挑战,而求职者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机会。在这样的背景下,辽沈人才网应运而生,它旨在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一个高效便捷的平台,让双方能够更好地匹配需求与资源。
辽沈人才网是辽宁和沈阳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人才招聘网站之一。作为一家专注于人才服务领域的互联网公司,辽沈人才网致力于通过创新的人才招聘理念和先进的技术手段,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全方位的招聘和求职服务。
辽沈人才网的目标是建立一个互利共赢的人才生态圈,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帮助企业招聘到合适的人才,同时也帮助求职者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网站上提供了大量的招聘信息和求职资源,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
作为辽宁和沈阳地区最权威、最专业的人才招聘网站,辽沈人才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辽沈人才网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以下主要服务: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人才市场的变化,辽沈人才网将继续不断创新和完善自己的服务,努力成为区域人才招聘的领导品牌。
未来,辽沈人才网将进一步拓宽合作渠道,与更多的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企业提供更优质的人才资源。同时,辽沈人才网也将加大对求职者的服务力度,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求职机会和职业发展支持。
辽沈人才网相信,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创新,将能够为区域的企业和求职者带来更大的价值和机会。
“辽沈战役”中的“辽沈”指的是辽宁省、吉林省。
辽沈战役是中国近代史中第二次国共内战的"三大战役"之一,1948年9月12日开始,同年11月2日结束,共历时52天。
中国共产党称之为辽沈战役,中国国民党称之为辽西会战,又作"辽沈会战"。战役结束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在兵力数量方面超越国民党军。其中的参与战队是: 东北人民解放军、国军。
战争结果:辽沈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历时52天,东北野战军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歼灭国军47.2万余人,其中毙伤国军官兵5.68万人,俘虏32.43万人,俘虏国军少将以上高级军官186名。国军共损失1个东北“剿匪”总司令部,1个东北“剿总”锦州指挥所,4个兵团部、11个军部和36个师。损失各种火炮4709门,轻重机枪13347挺和其他枪支175361支。
全称辽沈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于2021年6月7日经中国银保监会批准成立,系辽宁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设立的城市商业银行,是辽宁推进实施城市商业银行改革的重要举措。
辽沈地区,指的是辽宁省。辽,辽河,主要流域在辽宁省。沈,沈河,现在的名字叫浑河,辽河支流之一。辽宁省会沈阳因在沈河北岸而得名。
“由于沈阳地处沈水(浑河)之北,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统方位论,即“山北为阴,水北为阳”,故改沈洲为沈阳。“沈阳一词最早见于1296年,当时元朝将安抚高丽军民总管府与沈州高丽军民总管府两司合并成为”沈阳等路安抚高丽军民总管府”沈阳一词取原两司所在地沈州之沈辽阳之阳二字而成。
辽沈锻压厂是一家位于中国辽宁省沈阳市的知名企业。随着该公司的快速扩张,我们现在向广大求职者提供了多个职位的招聘机会。如果您有志于加入一家充满创新和发展潜力的公司,我们欢迎您成为我们团队的一员!
如果您对以上职位有兴趣,我们期待您的申请!以下是申请要求:
我们公司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资和福利待遇,以及良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在这里,您将有机会接触到各个行业和项目,提升您的技术和管理能力。
如果您符合以上要求,并且渴望在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中发挥您的才能,我们真诚地邀请您加入我们辽沈锻压厂的团队!
请将您的个人简历和申请信发送至 hr@liaoshenduanya.com,并在邮件主题中注明申请职位。我们将尽快与合适的候选人取得联系。
我们感谢您对辽沈锻压厂的关注,期待您的加入!
历史背景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东北即成为国共两党两军争夺的焦点。
辽沈战役是中国近代史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之一,1948年9月12日开始,同年11月2日结束,共历时52天。中国共产党称之为辽沈战役,中国国民党称之为辽西会战,又作”辽沈会战“。
战役结束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在兵力数量方面超越国民党军队。解放了东北全境。
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三大战役的第一战役。三大战役指:辽沈、淮海、平津战役。
1945年日本投降后,东北成为国共两军争夺的焦点,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向我中原解放区发起进攻,国共两党大规模内战全面爆发。
1948年8月,我东北野战军控制了东北97%的土地和86%的人口。国民党军有4个兵团14个军44个师(旅),加上地方保安团队共约55万人被分割、压缩在沈阳、长春、锦州三个互不相连地区内。由于部分北宁铁路为我军所控制,长春、沈阳通向山海关内的陆上交通被切断,敌补给全靠空运,物资供应匮乏。9月中央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决战,决战方向指向形势于己有利的东北。制定了东北野战军主力南下北宁线攻克锦州,采取"关门打狗"的战法把国民党军关在东北,各个歼灭的作战方针。林彪为书记组成总前委,统一指挥辽沈战役。
根据毛主席的指示,林彪决定留下部分兵力继续围困长春,主力南下指向锦州。具体部署为:以6个纵队、3个独立师、1个骑兵师和炮兵纵队的主力,夜行晓宿,长途奔袭,包围锦州及北宁线上各点;以4个纵队及1个骑兵师位于锦州以北的新民县西北,监视沈阳之敌;以1个纵队在开原地区准备阻击长春之敌突围;以1个纵队、6个独立师和炮纵一部继续围困长春。另以少数部队向长春方向佯动,公开提出"练好兵,打长春"的口号,以迷惑敌人。
1948年3月,蒋介石计划把沈阳国军主力撤至锦州,以便与华北傅作义配合,进可以夺回东北,退可以撤往关内。采取集中兵力,重点守备,相继打通北宁线的方针。东北主帅卫立煌力主固守沈阳、长春、锦州三大战略要点,伺机转攻收复东北。 廖耀湘等东北将领大都支持卫立煌的方案。5月初,蒋介石又令卫立煌打通沈锦路,将主力撤到锦州。
当时国民党军的部署是这样的,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第1兵团司令郑洞国中将率第1兵团,共2个军6个师10万人,驻守长春孤城,以牵制东野主力;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中将率卢浚泉第6兵团,共4个军14个师15万人,驻守义县至秦皇岛一线,重点防守锦州地区,以确保与关内的联系。直到辽沈战役打响,蒋、卫仍然在为打不打通沈锦线将主力撤到锦州的问题而争执不休。
1948年9月12日,东北野战军在辽宁省义县至河北省滦县300余公里战线上向国民党军发起进攻。至10月1日,切断了北宁路,孤立了锦州。
蒋介石为解锦州之危,组成东进和西进兵团,从锦西、葫芦岛和沈阳地区东西对进,增援锦州。东北野战军根据中央军委关于迅速攻取锦州的指示,确定了攻锦打援的整个兵力部署:以2个纵队另2个独立师位塔山地区,阻击东进兵团;以6个纵队共16个师计25万人攻击锦州;以1个纵队主力为战役总预备队;以4个纵队共14个师位彰武、新立屯地区,阻击西进兵团;以11个独立师、1个骑兵师围困长春。1948年10月14日,攻锦集团发起总攻。经31小时激战,15日攻克锦州,全歼守军10万余人,俘范汉杰及第6兵团司令官卢浚泉等,完全封闭了东北国民党军从陆上撤向关内的大门。而负责打援的南北两线阻援部队分别采取坚守防御和运动防御,粉碎了国民党军东进兵团和西进兵团增援锦州的图谋。在南线坚守核心阵地塔山的第4纵队第12师第34团,面对十倍于己的敌人陆海空立体进攻,鏖战6昼夜,歼敌6000余人,创造了野战阵地坚守防御的光辉范例,该团被授予"塔山英雄团"的荣誉称号。
1948年10月18日,蒋介石飞赴沈阳部署"总退却",严令西进兵团继续前进,在东进兵团配合下重占锦州。19日,东北野战军决定采取诱敌深入打大歼灭战的方针,在辽西地区围歼西进兵团。东北野战军10个纵队在黑山、大虎山以东,饶阳河以西,无梁殿以南,魏家窝棚以北约120平方公里的地区内,对西进兵团展开大规模围歼战,各部大胆穿插,分割围歼。至28日拂晓,全歼西进兵团5个军12个师(旅)共10万余人,包括号称国民党军"五大主力"的新1军和新6军,生俘中将司令官廖耀湘。
从10月29日起,东北野战军先后解放新民、抚顺、辽阳、鞍山、海城等沈阳外围据点。1948年11月2日,东北最大的重工业城市沈阳解放,守军13万余人全部被歼,后解放营口。辽沈战役胜利结束。
辽沈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历时52天,歼敌47.2万余人,毙伤敌官兵5.68万人,俘虏32.43万人,俘虏敌少将以上高级军官186名。东北野战军伤亡6.9万余人,炮兵司令员朱瑞在攻打锦州战役中牺牲。
战后毛主席信心十足地说:"这样,我们原来预计的战争进程,大为缩短。""现在看来,只要从现在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
辽沈战役纪念馆位于辽宁省锦州市凌河区。
辽沈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1月发生的东北大决战。第一次出现“辽沈战役”的称谓是在1949年2月15日的文章《四分五裂的反动派为什么还要空喊“全面和平”》一文中。之所以这样称呼,是因为辽沈战役主战场基本都在旧辽沈道境内(锦州、锦西、黑山、大虎山、新立屯、彰武、义县、葫芦岛、营口、沈阳等)。所以辽沈战役别称是东北大决战。
Copyright © 2024 茶色旅游网 滇ICP备2024020316号-218